2022年12月,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最新疫情发布会上对奥密克戎变异株作出权威解读。作为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83岁的钟南山院士持续奋战在抗疫一线,其观点具有极高权威性。本次发布会重点分析了XBB等新型变异株的传播特点、致病力变化及防控建议,引发全民关注。本文将系统梳理钟院士的核心观点,帮助公众科学认识变异毒株,做好个人防护。
一、变异毒株的『进化密码』:从阿尔法到XBB的变异轨迹

钟南山指出,新冠病毒已发生多次重大变异:1.阿尔法株(传播力+50%)、贝塔株(免疫逃逸)、德尔塔株(致病力↑)、奥密克戎株(传播力+3倍)。最新监测显示,XBB系列变异株具有更强的免疫逃逸能力,其受体结合域(RBD)发生关键突变,导致中和抗体有效性下降。但值得警惕的是,XBB.1.5亚型的传播效率较BA.5高出约40%,已成为美国主流毒株。
二、致病力『双刃剑』:重症率下降但绝对风险仍在
钟南山团队研究显示:1.奥密克戎致病力较德尔塔下降约25%;2.住院风险降低50-60%;3.但传播基数扩大导致重症绝对数仍不可忽视。特别提醒老年人和基础病患者,XBB可能导致更频繁的突破性感染。广州疫情数据显示,80岁以上未接种者病死率是接种者的16倍,印证了疫苗接种的关键作用。
三、防控策略『三重防线』:疫苗+药物+监测体系
钟南山提出精准防控建议:1.疫苗方面,异源接种(如腺病毒载体+mRNA)可提高中和抗体水平5-7倍;2.药物储备应覆盖Paxlovid等3种机制的抗病毒药;3.建立全国变异株实时监测网,建议每省每周测序100例以上。特别强调要重点保护养老院、医疗机构等脆弱场所,建立分级诊疗预案。
四、国际经验启示:新加坡的『精准防控』模式
钟南山特别分析新加坡经验:1.疫苗接种率超92%(含加强针);2.分级诊疗体系分流90%轻症;3.重点监测医疗资源占用率而非单纯病例数。其病死率维持在0.1%以下,证明通过科学防控可与病毒共存。但提醒各国疫情存在差异性,需结合本国医疗资源制定策略。
钟南山的研判揭示了变异毒株传播力增强但致病力减弱的双面性,强调不能对疫情防控掉以轻心。建议公众:1.尽快完成全程疫苗接种;2.老年人优先接种第二剂次加强针;3.春节减少聚集,坚持戴口罩等基础防护。正如钟院士所言:『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但科学防控仍是关键』。保持警惕与信心,我们终将走出疫情阴霾。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